湖北日報訊 記者 黃俊華 李墨 通訊員 嚴麗 趙倩 餘健
  昨日,光谷深處的武漢未來科技城裡,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駱清銘及閆大鵬、劉勝、蔡新元3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,代表光谷1萬名高端人才、30萬技術專才,就企業發展中如何引才、用才、養才,碰撞“心經”。
  發動人才引人才
  去年,我國首台萬瓦光纖激光器在光谷問世,成為全球繼美國後第二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。武漢銳科副董事長、激光器權威閆大鵬博士長舒一口氣:“從美國回來創業,這條路走對了。”眼看重大科技成果登上世界舞臺,閆大鵬卻又喜且憂,除了自己掌握的激光技術,高功率激光器所用的特種光纖、半導體激光器芯片,仍要依賴進口。他需要搭檔。
  幾經輾轉,他從海外“挖”回一名特種光纖專家,專事特種光纖生產,有望今年底拉出中國第一根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特種光纖。“無論多牛的科學家,都不是萬能的。”閆大鵬說,要發動人才引人才,以產業鏈引人才,買魚不如買捕魚的,“我正在物色頂尖的激光器芯片科學家”。他說,公司已從海外引進6位高端人才,3人躋身國家千人計劃。
  智力發家還需中層“壯腰”
  5年前,光谷第一次提出打造人才特區。目前,區內已聚集2000多個海內外人才團隊,“超過6000名博士在此創業,5年增加量是前20年總和的2倍。”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胡立山一臉自豪。
  在剛剛結束的“尋找中國創業榜樣”海選中,央視名嘴王小丫和陳偉鴻也感嘆,放眼全國賽區,光谷參賽的博士創業者是最多的。
  武漢麥塔威公司總經理蔡新元是“智力發家”的典型。去年,江漢關的一場元宵光影秀,令其一夜紅遍大江南北,並藉此拿到了北京天安門國慶3D激光秀和今年APEC會議的光影裝飾訂單。這個年銷售數千萬元的公司,只有員工40來人。“這就是高端人才的合力。”蔡新元說,公司有2個國家千人專家、4個外籍專家、6個博士、18個碩士,來之能戰。
  然而,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張,蔡新元在人才梯隊上漸漸感覺“腰部乏力”。“一個企業的生物鏈,不能個個都是大師,應該立體儲備人才。比起大將,我現在更關心中端人才在哪裡。”
  (原標題:且看光谷引才用才養才經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y49lyiob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